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一位侗族女孩在乡村的逆行,让年轻人看到另一种成功的可能

    信息发布者:塘洞村
    2020-05-03 10:13:38    来源:無名有物 作者無名   转载


    贵州新生代人物志 

    深度对话:杨光倩

    救援本土文化的,

    一定是我们自己!


    14个在地文化体验项目,2个非遗扶贫工坊,50余团队到访,25000人次参与,13家贫困户受益,110人次的绣娘团队,30场非遗艺术展,11场公益音乐会,30场公益培训,20次外出交流学习,267名志愿者参与,6408小时以上累计时长。这一个个数字背后,都是6年来杨光倩及她的团队的努力和付出。



    無名青年分享会第一期分享嘉宾杨光倩与观众合影©从江云翼影视


    無名青年是由無名营造社与無名有物品牌联合发起的城乡青年交流分享平台。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驻地,旨在构建地方实践的本土青年群体与都市实践的创意青年群体相互对话的沟通桥梁,共同反思当代青年关于地方和乡村的实践路径,探讨青年人眼中未来乡村实践的可能性。


    第一期邀请了从江生态文化社创始人兼社长杨光倩,以“回得去的故乡,看得见的未来”为主题,分享她从从江生态文化社、侗房民宿及务美公益旅行三个维度对乡村“营造”的实践探索。但在乡村这个不系统的系统里面,政府层面的关注与支持、村民的认知与信任、资金的获取与运转、人才的认可与留驻、如何联动更多团队一起破圈等等各种繁密巨细的问题都是文化公益机构当前面临且需要解决的。


    杨光倩在無名青年分享会现场©無名营造社


    在乡村的年轻人都向往都市,流向城市的时候,杨光倩的逆行,在乡村的实践,让当代的乡村年轻人看到另一种生长的可能。从2014年至今,杨光倩和从江生态文化社一直坚持扎根社区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有尊严地生活。近年来又通过公共空间搭建联系城乡青年和公益旅行相结合的方式,与文化社形成紧密系统的联系,相互补充促进,坚定践行她守护乡土,推动乡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线。



    从江生态文化社
    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提升在地村民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
    进行贵州少数民族社区文化探索

    idea+设计侗族民艺青年成长支持计划



    黔东南的东南,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侗族、汉族、苗族、瑶族、水族等多民族杂居,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相互交融又相互独立。杨光倩从2014年回到家乡从江县高增侗寨后,就以高增侗寨为出发点,逐步散发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区成立火塘民艺教室,结合当地社区和儿童的实际需求,从本土文化出发,在民族学校开设民艺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建设、音乐器材、日常管理维护等一系列支持和陪伴成长服务,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授侗族大歌、芦笙、水书、铜鼓舞等传统民艺。邀请设计师基于不同文化区的传统服饰,进行再设计,形成新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萤火之裳民族校服”。

    从民艺走进校园传习到民族校服设计,杨光倩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基于校园这个特殊的场所,更加容易获得支持与推进。黔东南当地皆有民艺传习的习俗,但一般是在歌师家或者鼓楼内,学校成为传习的场所。同时又从学校所需的校服入手,根据不同文化区邀请设计师设计极具民族特色又兼顾校服需求的民族校服,在具有的教育功能校园里所能得到的反馈自然明显,这不仅契合了民艺传习的特点,也拓宽了民艺传习的场所范围。

    火塘民艺教室走进各个民族文化区校园,至今先后在7个村寨成立:美德村、小黄村、污扣村(苗族)、增盈村(2019年新建)、高坪村、高增村、黄岗村。©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留守妇女是当地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提高妇女们的主体意识,解决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杨光倩是这么做的。以侗族文化为依托,建立主要面向妇女儿童开放的文化空间。通过团队能力培训、妇女能力建设学习培训及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等形式,提升妇女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推动当地妇女儿童参与到侗族文化传承中,开展尊重和赋予其平等地位的文化活动。


    当地留守妇女有一些传统手艺技能,有的精于织造,有的擅长酿造,有的自幼便是好嗓子。这些活动,赋予了她们更多发展的机会,重拾民族技艺,同时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以及归属感。


    由左及右为妇女团队能力建设学习培训,团队能力培训建设,组织妇女参与社区活动©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侗族妇女在与游客互动©从江生态文化社


    民艺是扎根乡村,只有扎根于乡村社区,民艺才是有源之,源源不断,持续滋润,持续生长。在社区伙伴的支持下从江生态文化社相继搭建了黄岗村、高增村、增盈村、高坪村、寨坪村及小黄村6个社区。通过相互联动支持学习,激发社区居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和反思,共同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和传承的可能性。


    黔东南山高水长,各个村落之间相距较远,这使各个社区的文化相对独立,各具特点,黎平县黄岗村与小黄村相距7公里,皆为侗族村落,黄岗村独有节日喊天节,而小黄村的女声侗族大歌又美绝四野。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本土化社区教育探索,让民艺的流动交融能激发出更多的活力,相互碰撞交流经验,更加有益于民艺的生长。


    与非遗传承人杨光锦讨论村寨生命故事短视频拍摄计划。©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青年群体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如何留住青年人的同时,赋予青年人传统文化认知及设计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江生态文化社在中国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idea+设计  侗族青年成长支持计划”项目。对内组织在地青年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民艺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对外邀请设计师参与交流培训、搭建城乡创意青年交流平台等方式。


    民艺青年是当代乡村最具活力,最时尚的群体,通过联动民艺青年,不仅提升青年自主创新和志愿服务的能力,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更多力量,同时也能加强青年人对社会公益组织的认识,聚集更多的青年人加入这个行列,发出更多的声音。


    当前乡村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無名营造社、从江生态文化社与侗族民艺青年。©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从一开始的好奇、不理解到现在信任支持,完全离不开杨光倩的团队六年的在地深耕社区。工作也更加顺利地展开,但资金一直是杨光倩和从江生态文化社最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资金困境,进行自我造血,杨光倩和她的团队开辟了民宿+公益旅行与公益社区营造相结合的模式。


    侗房民宿

    唯有故乡与情怀不可辜负

    侗族文化客厅

    本土文化传习、体验及公益项目展示馆


    民宿对杨光倩来说并不仅仅是一张床,一个乡村的夜晚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富于乡村气息,自然体验的生活方式,同时又能联合乡土保育及文旅融合发展,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形成城乡对话、交流互助、文化体验和公益故事分享的乡村客厅。


    高增侗寨侗房民宿。©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2017年首家民宿落地从江县高增侗寨,2019年第二家侗房民宿在黎平县肇兴侗寨对外营业。连接从江生态文化社提升妇女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进行贵州少数民族社区文化探索,idea+设计侗族民艺青年成长支持计划这三个项目,侗房民宿又是当地侗族文化的输出窗口,当地妇女民艺作品的销售平台和文创青年及艺术家的作品展厅。


    作为造血的一个环节,侗房民宿又不仅仅只是运营资金造血,同时也是对民艺青年和留守妇女的造血和输出。


    侗族青年艳梅与肇兴侗寨侗房民宿。©从江生态文化社

    侗房民宿接待客人体验侗族手工艺创作。©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侗族艺术家兰才生的插画作品。©“乡建中的中国”研究小组


    务美公益旅行

    发现重塑文化价值  传播乡土风物之美

    非遗文创扶贫

    乡土研学、公益旅行



    杨光倩与分享会主持陈国栋在分享会现场。©昭益&無名有物


    在从江生态文化社及侗房民宿的另一环,杨光倩成了务美公益旅行。打造一个立足于乡土,有温度的研学+公益旅行平台,通过专注于深度的个性化乡土研学和公益旅行、融入自然教育,非遗研习及社区探索的方式,开辟一条全新的旅行方式。

    以在地自然风光及人文风采为土壤,带领游客观察自然,体验乡土。联合公益机构和院校,开展探访村寨和对困境儿童进行家访,走进乡村学校与民族孩童进行才艺互动,支持民族孩童传承民族技艺等公益探访活动。同时发挥当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亲子家庭参与教育游学,以孩子的眼睛和手呈现对乡村的感知和认识。

    公益旅行是社会公益组织和民宿的第三辆马车,在力图在加强社区交流、推广乡土文化的同时,又能持续为文化社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由上至下分别为乡村公益旅行,亲子乡村教育体验,乡土研学旅行。©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文化保育,侗房民宿及公益旅行良性循环持续造血供血的乡建综合模式。
    ©杨光倩&从江生态文化社


    生态文化社致力于在地文化梳理、记录,进行社区管理整合,同时提供给民宿和公益旅行以文化及社区支持;公益旅行将整理后的社区文化体验化,使游客更加容易且深刻地体验到在地文化之美;民宿作为在地公共客厅,提供给来访客人住宿体验的空间,又能提供社区文化展示的场所和输出端口,成为承载文化发酵及公益旅行生长的场所。


    造血是个很关键的词,不光是公益组织的自我造血,如何通过扶持传授到乡村自我造血,才是当前面临问题,也是一开始杨光倩的也与大多数的社会公益组织一样,羁于常规的联系外界的爱心物资带回乡村发放的模式,然而这样对于乡村来说只是“热一阵”的事情,过了便凉了。“将冬日暖心包给孩子们,光脚的孩子们终于穿上了雪地靴,然后将之丢弃在半路上转型是必然的,文化软体的扶持是物质生长的的养分。杨光倩开始以文化梳理——文化保育——文化扶持为基础,少数民族儿童;继承民族文化的乡村青年;留守家乡的妇女为对象,相继展开各种工艺项目进行扶持,对传统文化进行造血。之后逐渐铺设“侗房民宿”和“务美公益旅行”,引入外来资源,留住外来资源,碰撞外来资源与在地文化,参与公益路演及艺术活动,不断地搅拌发酵,形成良性循环持续造血供血的乡建综合模式。可以乐观地预测,对内获得了村民和政府的信任与认可,对外获得了各个领域的关注和支持,未来杨光倩及她的团队,不仅能留得住故乡,也能走向更远的未来。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無名青年永远都在走“另一条路”,而杨光倩和她的从江生态文化社,也在走社会公益组织的“另一条路”,这条路能走多远,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乃至我们这群無名青年对乡村的各种探索,最终导向何处,仍是值得持续观察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杨光倩走在了众多青年人的前面,在小路的远处,能看见她提着灯笼的身影。


    分享会活动现场。©無名有物&从江云翼影视


    来源:無名有物



    打赏捐赠
    2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