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木匠杨光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塘洞村 2018-05-28 19:57:54 浏览:106 回复:0 点赞:1
![](http://img.nync.com/u/2018/05/28/a2d16ba0_640o.jpg)
日前,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名录中,贵州省从江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名列其中。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侗族人民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智慧结晶,在人类建筑史上久负盛名,以鼓楼、花桥为代表的建筑技艺为建筑界专家学者所青睐,这些宏伟壮观的侗族建筑不用一钉一卯,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具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侗族的“三宝”(鼓楼、花桥、侗族大歌)。
在从江县,至今共建有鼓楼106座,花桥64座,其中被列入国保的鼓楼有三座,花桥一座。除此之外,当地的侗族至今还习惯住在木质结构的吊脚木楼,从江县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44个民族村寨中,侗族村寨占到37个。自古以来,侗寨中央鼓楼高耸,村尾寨脚花桥横跨,这些民族建筑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侗家村寨,历来为世人所惊赞。2009年,从江县被国家文化部们授予“中国民间文化(鼓楼 风雨桥)艺术之乡称号。
近年来,从江县在弘扬传承和挖掘民族文化工作中,明确把传承和培养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普查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木构能工巧匠,并对这些优秀的民间木构技艺能人给予鼓励扶持,让他们教授徒弟传授技艺,形成传承人传徒弟、徒弟又传承的良性型发展模式,使侗族木构建筑技艺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2018年5月,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侗族木匠杨光锦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
据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14个门类;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抓手,加大对列入项目,尤其是贫困地区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督促各地对列入项目着手制定振兴方案,落实振兴措施,以列入项目为重点,推动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入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贵州省黎平县。
点赞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